20
2023-03
轧辊按成型方法的分类
​轧辊按成型方法可分为铸造轧辊和锻造轧辊,按工艺方法可分为整体轧辊、冶金复合轧辊和组合轧辊。整体轧辊分为整体铸造和整体锻造轧辊。整数轧辊的外层、芯和辊颈由单一材料铸造或锻造而成。外层和辊颈的不同结构和性能通过铸造或锻造工艺和热处理工艺来控制和调整。冶金复合铸造轧辊主要包括半冲洗复合铸造、溢流(全冲洗)复合铸造、离心复合铸造三种。此外,还有连铸外层成型法、电渣熔铸复合法、喷射沉积法、热等静压法等特殊方法制成的复合轧辊。​轧辊按成型方法的分类​组合轧辊主要是套筒组合轧辊,用套筒组合轧辊代替铸造复合轧辊是一种有效的措施。轧辊的外层(辊套)与辊轴过盈配合。为了保证轧钢所需的扭矩,通常需要在辊套内侧开键槽或加工螺纹孔,使辊套与辊轴通过花键或螺栓牢固结合。采用组合轧辊对解决断辊、降低辊耗、提高轧钢作业率有很好的效果。此外,组合轧辊的辊轴可以重复使用。在组合轧辊的制造中,只需要对辊套进行熔化处理,可以降低轧辊生产的能源和电耗,有利于节能减排。大型H型钢生产线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基础上,突破了复合轧辊热装热拆技术,建成了国内首台热装炉、热装架等专业工具,通过热装技术使复合轧辊利用率达到100%。生产线在熟练掌握热装技术的同时,也开始攻关复合轧辊热拆解技术,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热拆解炉,解决了复合轧辊的热拆解问题,使复合轧辊在热拆解炉中热拆解后,表面和内部性能完好无损,可多次重复使用。复合轧辊热装热拆技术在马钢的成功应用,有效满足了H型钢生产线万能轧机对复合轧辊的需求,复合轧辊热装热拆量一年可达100件以上,每年可为企业节约1000多万元。
20
2023-03
碳纤维辊筒和传统金属辊的优点对比
​碳纤维材料由于高性能的的优点但在许多行业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篇文章带大家一起一起来看看碳纤维辊筒相对于传统金属辊有些什么优点。1.整体的质量非常轻,这是每个碳纤维制品都具有的一个特点,便是质量轻,那辊相比金属辊的话,就减重许多,在运转过程中,就可以节省很大的能耗。2.强度更高一些,这也是众多碳纤维制品都具有的性能特点,那由于碳纤维的高抗拉强度,让碳纤维辊筒也具备了特别好强度性能,这一点在工业机械设备上面也就能够更好地适应,也更加安全不容易坏。3.耐用性更强,整个碳纤维辊筒具有很好的抗疲劳性,在实际使用中,不容易坏,这导致碳纤维辊筒在所有的使用过程中,不必担心常常损坏那样产生危险的情况。​碳纤维辊筒​4.安全性更强,由于的质量更轻以后,我们在运用时,在人员接触的过程当中,也可以比较容易操作,那么在产生位置偏移的情形下,保障措施也能够完全起效,而也不会像大金属辊,产生拉不住的情况出现。5.应用成本较低,由于质量轻更轻以后,这就导致碳纤维辊筒在运转的过程当中,也是需要更低的能耗,那么就带来成本的降低。6.设备总体生产成本较低,上面大家说到碳纤维辊筒使用时应用成本较低,那选用碳纤维辊筒的机械设备整体的生产成本也会更低,由于碳纤维辊筒净重比较低,后续养护成本费用低,此外承载都不容易坏,在生产运营更符合要求,还会降低停机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来使得整个的生产成本就比较低一些。7.转速迅速,这也是整个的减重以后,会引发的优点,这也使得辊轴可以转动迅速,那么在设备内部,就会得到更好的货运量,使得整个的生产效率会比较高。8.性能更符合要求,依据设备的不太一样,开展不同的设计,那可以使得大程度的碳纤维辊筒提升更有效率,也可以使得辊轴在系统运转上边的更有效率。9.不容易坏,减少了替换频率,碳纤维辊筒具有更高的强度,更轻重量和更小的疲劳倾向,所以可以认为他们更可靠,与金属辊相比,替换次数更少。10.动平衡效果明显,这也使得碳纤维辊筒在运用中,整个动平衡性好,那在不断地转动中,也可以及时纠正修复,这也是明显优势一种,在转动中的辊,整个挠曲和“弹跳”比较低。
20
2023-03
​铸铁轧辊的优点
​铸铁轧辊工作时会承受很高的滚动载荷,铸铁轧辊之间经常发生扭曲、变化和冲突。经过一定时间后,需要对表面进行打磨,去除表面的凹坑、辊印、裂纹等缺陷,在修复辊型的同时,逐渐去除疲劳层。辊子的材料是由铁基固溶体和合金碳化物组成的聚合物。目前广泛使用的是Cr5辊,单次研磨量为0.2-0.3mm,中小型离心辊如果不能一次性啮合,加工后研磨量会超过0.1mm。​​铸铁轧辊的优点​除了磨床的机械设备,磨削铸铁轧辊的关键介质和耗材是金属切削液和砂轮。随着外观质量的提高,对金属切削液和砂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铸铁轧辊具有出色的切屑沉降性、出色的冷却和清洁度,并减少了辊表面的划痕。选择合适的砂轮类型和磨削工艺参数,保证辊型、外部振动、横向螺纹和外部划痕。在研磨过程中不会发生。一般来说,刚玉砂轮用于中小型离心辊。根据中小型离心辊的材质匹配刚玉砂轮,可以达到更高的外观质量和磨削精度。一般辊形问题主要是砂轮太软造成的。铸铁轧辊可能存在辊面振动的缺点,如砂轮太硬或进给速度和横移速度太高,需要通过降低砂轮线速度、降低进给速度、降低横移速度、提高辊速来解决。当砂轮校准不当或进给速度和横向移动速度过高时,就会出现横向螺纹,也称为进给形式。当砂轮太软,冷却液过滤器失效,冷却液中有磨粒漂浮时,中小型离心辊的外观会出现磨点。检查铸铁轧辊冷却液过滤器,提高砂轮速度,降低辊子速度,并降低进给速度。砂轮太硬,自锐性差,钝化砂粒不易脱落,磨辊表面容易划伤。需要提高磨辊的转速,降低砂轮的线速度。
20
2023-03
​轧辊的工作条件
​轧辊的工作条件轧辊是金属塑性变形的工具。它是决定轧机效率和轧材质量的重要消耗品。下面我们分别介绍一下它们在冷态和热态轧辊下的工作条件,具体如下:​​轧辊的工作条件​一、冷轧辊的工作条件冷轧辊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承受较大的滚动循环应力和较强的摩擦力。冷轧辊的工作条件主要包括:1.辊子表面必须具有高且均匀的表面硬度,通常硬度必须大于62HRC。2.需要较深的硬化层,辊边的硬度必须相对较低;3.辊颈硬度低。4.冷轧辊必须具有足够的抵抗扭转应力、弯曲应力和剪切应力引起的开裂和剥落的能力;5.它应该具有高耐磨性、接触疲劳强度、断裂韧性和热冲击强度。二、热轧辊的工作条件热轧辊通常工作在700℃到800℃的高温下,能承受很强的轧制力。其工作条件通常如下:1.热轧辊材料必须具有高淬透性;2.必须具有低热膨胀系数;3.必须具有高热导率和高温屈服强度;4.必须具有高抗氧化性和高温蠕变强度;5.应具有优异的耐回火性和均匀的表面硬度等。
20
2023-03
​热轧钢轧机轧辊性能要求
​热轧钢轧机轧辊性能要求热轧带钢轧机分为粗轧段和精轧段。整饰部分分为前段和后段。因为热轧是在高温下进行的,所以要求轧辊在高温下具有耐磨性。所以轧辊主材是含有大量碳化物的铸造材料。粗轧段轧辊的轧制负荷和热负荷较大,所以轧辊应该是含有大量碳化物的铸造材料。但是,从精轧开始,可以将每个机座轧辊的材料换成碳化物含量较少的材料。含碳化物轧辊的铸件一般为轧辊复合组织。轧辊外层由硬质材料制成,使得轧辊外层具有耐磨性和抗桔皮性。轧辊的内层采用了坚韧的材料,这样轧辊就不会因为扭矩和压力而断裂。粗轧段压下率大,轧制负荷大,轧材温度高,所以粗轧辊采用强度高,耐热性好的材料。而精轧轧辊采用了耐磨性和抗橘皮性好的材料。另外,精轧后段要用轧辊,材质要耐事故。即轧辊在精轧后期发生轧制事故时不会产生深裂纹而导致损坏。​​热轧钢轧机轧辊性能要求​轧辊制造方法轧辊用于轧钢生产可采用锻造、铸造、粉末烧结等方法制造。热轧工作辊主要是cast轧辊。以前轧辊不是复合结构,是单一材料。使轧辊高性能化,轧辊发展成为外层材料高自由度的复合结构轧辊。复合材料轧辊的铸造方法主要是离心铸造和连续铸造。离心铸造法轧辊内层为球墨铸铁,连续铸造成型复合法轧辊内层为铸钢。冷轧工作辊主要是锻造轧辊。铸造轧辊和锻造轧辊有多种材料可供选择。根据材质,采用相应的轧辊制造方法。轧辊轧制后轧辊的表面性质因磨损而发生了变化。此时轧辊表面的变质层可以通过打磨等方法去除,可以继续使用。
20
2023-03
轧辊振纹的原因和消除
​轧辊振纹的原因轧辊振纹产生的原因和表现如下:轧辊振纹由砂轮主轴振动引起,振纹以螺旋状分布在轧辊的表面;轧辊振纹,振纹由于砂轮形状不良或砂轮脱粒造成的以螺旋状分布在轧辊的表面。通常可以通过轧辊的转速和砂轮的转速来测量振纹之间的距离,然后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就可以准确判断出砂轮振纹。轧辊振纹,振纹由于轧辊支架(towa)接触不良,分布在轧辊表面与轧辊的母线平行;尾座尖形状不良导致的轧辊振纹和振纹的分布与轧辊bus平行;车头旋转不良导致的轧辊振纹和振纹的分布与轧辊平行;磨头架振动与主轴箱振动共振产生的轧辊振纹以平行于母线的形式分布在轧辊的表面。​轧辊振纹的原因和消除​轧辊振纹的消除方法要消除轧辊振纹,首先要消除异常振动源,然后根据振纹的明显程度来选择研磨方式。明显的振纹要从粗磨中剔除,不明显的振纹可以从半粗磨中剔除。
20
2023-03
冷轧轧辊锻造方法步骤
​冷轧轧辊(冷轧轧机轧辊):冷轧用的轧辊一般是平辊,用于轧制板材和带材。广义而言,冷轧轧辊包括与轧件接触的工作辊和起支撑作用的支承辊。由于支承辊是独立的,冷轧轧辊通常被称为狭义的冷轧工作辊。冷轧轧辊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均匀的高硬度和表面质量,以承受极高的轧制力,保证足够的耐磨性,满足轧制产品的精度要求。可以淬火到高硬度的锻钢辊,用做冷轧轧辊。冷轧轧辊制造过程中的主要环节有熔炼、锻造、热处理、机加工和检验。​冷轧轧辊锻造方法步骤​熔炼:冷轧轧辊钢的熔炼方法必须根据洁净度的要求来选择。常用的冶炼设备有碱性电炉、酸性平炉和真空铸锭设备。可采用二次冶金方法提高钢水的洁净度,如电渣重熔或自耗电极真空熔炼。根据工厂的设备条件,也可采用炉外其他精炼方法进行脱气、脱硫、去除夹杂物和微调钢水成分。宜采用多边形波面、大头朝上的铸锭。锻造:钢锭脱模后要送到锻造车间锻造成辊坯。锻造不仅使轧辊获得了基本形状,而且打破了粗大的铸态组织,特别是粗大的网状碳化物,大大减少了铸锭中的偏析和气孔缺陷,如缩孔、疏松和微裂纹。显微组织的细化、均匀化和致密化不仅提高了力学性能(主要是强度和韧性),也为后续的剧烈淬火准备了显微组织条件。锻造一般采用液压机自由锻造工艺。鉴于小锭锻件的质量优势,宜一锭锻一卷。主要工艺控制参数是温度、砧型和锻造比。锻造温度高时,容易内部开裂;温度低时扩散效果差,锻造后密度低。为了锻透,有时采用表面冷却后压实中心的方法。考虑到辊身工作层的结构,终火要给辊身一定的变形量,即要考虑辊身终锻温度。V型砧要便于金属的轴向流动,所以常用V型砧,尤其是下砧。砧面大小影响延伸量,从而影响锻件质量:延伸量小,不易锻透;延伸,而且容易破解。锻造:冷轧轧辊要有足够的锻造比,一般要大于3。为此,钢锭切去头尾、压柄、倒角后,要进行预墩,然后进行拉伸。在拉拔过程中,除了控制压下量以避免不完全锻造或开裂外,还应始终保持铸锭中心线与成品的同轴度。应根据来料(锭)的成分、锭型和锻件尺寸制定和优化锻造工艺,使锻件的组织和性能得到优化。非常小的卷可以通过轧制坯料直接制造。热处理:辊坯锻造后应直接入炉退火。缓冷后,基体组织为片状珠光体,而碳化物仍以网状析出。如果锻坯不是作为商品制造,也可以通过正火冷却,打破碳化物网络,等温退火得到粒状珠光体基体。必要时,氢应在退火的最后阶段充分扩散。为了消除锻坯的网状碳化物,使基体球化,先进行正火,再进行球化处理。有时可以简化为高温正火和回火。如果锻坯的碳化物是断续的,可以直接进行球化退火。大辊正火时,应采取特殊的冷却措施。粗加工:成品滚子必须经过淬火和回火处理。淬火回火的目的是先将辊芯和辊颈处理到要求的强度和硬度,为辊身的最终淬火做准备。如果强度要求不高,可以不调质直接淬火。回火时,使用油冷或喷雾冷却。喷雾冷却可以使轧辊深度回火。淬火:冷轧轧辊是最重要的热处理操作。前期采用辊颈套护后整体加热淬火方式。随着加热技术的发展,大多采用中频或工频感应加热。这种感应加热可以是单频或双频,集成式或移动式。快速加热也可以通过火焰来实现。高压水用于淬火。淬火后要冷却一定时间。淬火后应及时进行低温回火。对于残余奥氏体含量低的轧辊,应在回火前增加冷处理工艺。淬火冷轧轧辊带中心孔时,还应在孔内通入水,加速芯体散热。加工:辊坯退火后进行粗加工。为了降低淬火和开裂的风险,冷轧轧辊通常设计有一个中心孔。此时应注意中心孔的表面加工质量,避免使用过程中因中心孔疲劳而损坏。如果氢含量和残余应力控制得当,就不会留下中心孔。加工余量应考虑如下:最终产品上不能留有脱碳层;不会留下不利于淬火的缺陷;精加工不要留太多的加工余量;使淬火后的磨削量尽可能小。在淬火前后进行精加工和研磨。冷轧轧辊对尺寸精度、同心度、粗糙度要求高。此外,淬火后的轧辊具有较高的残余应力,应谨慎选择砂轮和磨削参数,避免磨削裂纹。轧辊加工应使用专用机床,尽量使用数控机床。
20
2023-03
轧辊根据类型不同的分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冶金工业在制造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冶金会涉及很多领域,轧辊在冶金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轧辊的好坏影响机床的正常运行、效果和效率。你知道轧辊根据类型不同可以分为哪些类别吗?1.根据轧机类型轧辊,可分为以下三类:(1)平面轧辊,即板带轧机轧辊,其辊身为圆柱形。一般热轧钢板轧机轧辊做成略凹的形状,加热膨胀时能得到较好的形状;冷轧机轧辊略呈凸形,轧制时轧辊弯曲以获得良好的形状。(2)带尖端的轧棒,用于轧制各种大、中、小型材和线材,初轧和初轧。轧辊表面刻有凹槽,以使轧件成形。(3)特殊轧辊,用于钢管轧机、轮碾机、钢球磨煤机、穿孔机等特种轧机。这台轧机的轧辊有各种形状,如轧辊是利用钢管轧制中的交叉轧制原理轧制的,有圆锥形、腰鼓形或圆盘形。​轧辊根据类型不同的分类​2.轧辊按成型方法可分为铸造轧辊和锻造轧辊,按工艺方法可分为整体轧辊、冶金复合轧辊和组合轧辊。整体轧辊可分为整体铸造和整体锻造轧辊。轧辊的外层、芯部和辊颈采用单一材料铸造或锻造而成。外层和辊颈的不同结构和性能通过铸造或锻造工艺和热处理工艺来控制和调整。冶金复合铸造轧辊主要包括半平齐复合铸造、溢流(全平齐)复合铸造和离心复合铸造。此外,还有连铸外层成型法、电渣熔铸复合法、喷射沉积法、热等静压法等特殊方法制造的复合材料轧辊。组合轧辊主要是套筒组合轧辊,用套筒组合轧辊代替浇铸复合轧辊是解决断辊的有效措施。轧辊的外层(辊套)与辊轴过盈配合。为了保证轧制所需的扭矩,通常需要在辊套内侧开键槽或加工螺纹孔,辊套与辊轴通过花键或螺栓牢固结合。采用组合式轧辊对解决断辊、降低辊耗、提高轧制作业率有很好的效果。此外,组合轧辊的滚轴可以重复使用。在制造轧辊组合体时,只需要对辊套进行熔化处理,可以降低轧辊生产中的能源和电耗,有利于节能减排。3.轧辊按用途可分为工作辊、中间辊和支承辊。轧辊的分类很多,根据不同的类型可以分为不同的分类。每种分类都有其相应的特点。每个轧辊的功能、应用领域、制造、性能都不一样。我们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相应的轧辊产品来达到想要的效果。
20
2023-03
涂布模头高度调节
​模具高度调节机构包括两个伺服电机,可以分别调节模具两端的高度;测距仪器有两个,分别布置在涂布模头或镀膜平台的两侧。通过上述优选方案,可以分别调节两端的高度,便于调节薄膜厚度的均匀性。距离测量仪器布置在涂层平台的两侧,倒置在涂布模头下方。以上优选方案,测距仪器倒置在涂布模头以下,测量是自下而上,可以节省空间。测距仪通过固定支架安装在涂布模头的侧面。采用上述优选方案,测距仪固定在涂布模头边上,自上而下测量。固定结构简单,便于使用大理石基准平台进行标定操作。设置一个预设的对比度差,计算涂布模头两端的实时高度差,当超过预设的对比度差时,将涂布模头height调整到预设的高度范围。​涂布模头高度调节​设置模具高度调节机构5,调节涂布模头1的高度位置;在涂布模头1或镀膜平台2上设置测距仪,测量涂布模头1与镀膜平台2之间的距离;根据应用环境设置预设高度值和预设偏差值;测距仪测量涂布模头1与镀膜平台2之间的距离;将预设高度值与距离进行比较,模具高度调节机构5根据预设高度值调节涂布模头1的高度;测距仪实时测量涂布模头1与镀膜平台2之间的距离;根据预设高度值和预设偏差值,当实时测量的距离偏离高度值范围时,实现涂布模头1高度到预设高度范围的闭环调整。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在镀膜过程中,通过测距仪直接测量涂布模头到镀膜平面的距离,并通过闭环控制完成涂布模头的实时调整,可以大大降低涂布模头高度的位置变化对镀膜的影响,获得厚度均匀的高质量薄膜。
20
2023-03
​胶辊常见有哪些故障
​胶辊是以金属或其他材料为芯,以橡胶为外包层的辊状产品。可分为:造纸胶辊,印染胶辊,印刷胶辊,脱壳胶辊,冶金胶辊,油印胶辊,等等。​​胶辊常见有哪些故障​按表面形貌可分为:平辊和花纹胶辊;材料可分为丁基胶辊、丁腈胶辊、聚氨酯胶辊、硅橡胶胶辊等。胶辊一般由外层胶、硬胶层、金属芯、辊颈和排气孔组成,其加工包括辊芯喷砂、粘接处理、胶粘成型、包布、绕线、硫化罐硫化、表面处理等工序。胶辊主要用于造纸、印染、印刷、粮食加工、冶金、塑料加工等。胶辊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有异物造成表面划痕或擦伤,如果继续使用会影响纸张的质量(造纸胶辊)。传统的解决方案需要重新打包,但是操作复杂。随着技术的发展,西方国家多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解决胶辊表面损伤问题,美国的1号线技术体系是比较成熟的。由于该材料具有优异的附着力、耐磨性和拉伸性能,因此可以根据胶辊不同的表面硬度选择不同的修复材料,从而实现免拆卸维护。与传统方法相比,修复成本更低,时间更短,在国产修复胶辊的工艺应用中逐渐走向成熟。
服务热线:135 9271 5888
东莞市宝红机械五金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莞网站建设